城鄉規劃的階段劃分
城鄉規劃是城市 *** 關于城市發展目標的決策,因此盡管各國由于社會經濟體制、城市發展水平、城市規劃的實踐和經驗的不同,城市規劃的工作步驟、階段劃分與編制 *** 也就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體,從戰略到戰術的層次決策原則進行。一般都將城鄉規劃工作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總體規劃階段主要是研究確定城市發展目標、原則、戰略部署等重大問題,是制定后一階段詳細規劃的依據。后一階段的規劃對有關問題的深入研究和制定方案,也可以反饋到對前一階段工作的調整及補充。
城鄉規劃的編制與評析我國 《城鄉規劃法》也規定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但在實際工作當中,為城鄉規劃的編制與評析了便于工作的開展,在正式編制總體規劃前,可以由城市人民 *** 組織制定城市規劃綱要,對總體規劃需要確定的主要目標、方向和內容提出原則性的意見,作為總體規劃的依據。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可以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分區規劃,進一步控制和確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的用途、范圍和容量,協調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詳細規劃根據不同的需要、任務、目標和深度要求,可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兩種類型。
我國《城鄉規劃法》還規定了城市規劃的審批辦法。現將城市規劃工作中各個階段的內容簡介如下: 城市規劃綱要的任務是研究確定總體規劃的重大原則問題,結合國民經濟長遠規劃、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根據當地自然、歷史、現狀情況,確定城市地域發展的戰略部署。城市規劃綱要經城市人民 *** 研究決定后,作為編制城市規劃的依據。主要內容如下:
(1)論證城市發展的技術經濟依據和發展條件;
(2)擬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3)論證城市在區域中的戰略地位,原則確定市域城鎮布局;
(4)論證并原則確定城市性質、規模、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城市規劃綱要的成果以文字為主,輔以必要的城市發展示意性圖紙,其比例為1/2 5 0 0 0-1/1 0 0 0 0 0。 城市總體規劃的任務是根據城市規劃綱要,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容量和發展形態,統籌安排城鄉各項建設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工程設施,并保證城市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發展途徑、發展程序的優化和布局結構的科學性,引導城市合理發展。
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20年,但應同時對城市遠景發展進程及方向作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某些必須考慮的更長遠的工程項目應有更長遠的規劃安排。近期規劃是總體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對城市近期內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作出安排。
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如下:
(1)對市和縣轄行政區范圍內的城鎮體系、交通系統、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風景旅游資源開發進行合理布置和綜合安排;
(2)確定規劃期內城市人口及用地規模,劃定城市規劃區范圍;
(3)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和布局結構,確定市、區中心區的位置;
(4)確定城市對外交通系統的結構和布局,編制城市交通運輸和道路系統規劃,確定城市道路等級和干道系統、主要廣場、停車場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
(5)確定城市供水、排水、排洪、供電、通信、燃氣、供熱、消防、環保、環衛等設施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并進行綜合協調;
(6)確定城市河湖水系和綠化系統的治理、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7)根據城市防災要求,作出人防建設、抗震防災規劃;
(8)確定需要保護的自然保護地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傳統街區;劃定保護和控制范圍,提出保護措施;
(9)各級歷史文化名城要編制專門的保護規劃;
(10)確定舊城改造、用地調整的原則、 *** 和步驟,提出控制舊城人口密度的要求和措施;
(11)對規劃區內農村居民點、鄉鎮企業等建設用地和蔬菜、牧場、林木花果、副食品基地作出統籌安排,劃定保留的綠化地帶和隔離地帶;
(12)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與 *** 的建議;
(13)編制近期建設規劃,確定近期建設目標、內容和實施部署。
總體規劃的文件和主要圖紙:
(1)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歸入附件;
(2)圖紙主要包括:城市現狀圖、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及近期建設規劃圖;
(3)圖紙比例:大中城市為1/1 0 0 0 0~1/2 5 0 0 0,小城市1/5 0 0 0~1/1 0 0 0 0,其中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為1/50 0 0 0一1/1 0 0 0 0 0 0 城鎮體系規劃是 *** 綜合協調轄區內城鎮發展和空間資源配置的依據和手段,《城鄉規劃法》規定,要制定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包括確定區域城鎮發展戰略,合理布局區域基礎設施和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明確需要嚴格保護和控制的區域,提出引導區域城鎮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城鎮體系規劃也是市和縣城總體規劃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是從以下三方面考慮的:一是完善和深化城市總體規劃的客觀要求;二是完善市帶縣、鎮管村行政體制的要求;三是切實保證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促使城鄉協調發展的要求。
我國城鄉規劃工作要提高科學性,重要途徑之一是從區域人手,開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查研究,進行相應的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在此基礎上對中心城市和縣城的發展進行綜合部署,避免城市規劃工作孤立地就城市論城市。我國不少大、中城市實行市帶縣體制,縣以下建制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市帶縣、鎮管村,其目的都是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通過制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城鎮體系規劃,對區域內城鎮布局、交通運輸網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城鎮發展進行綜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城鄉結合、協調發展的統一整體。城鎮體系規劃的任務和內容主要是:
(1)摸清區域的基本情況;分析市、縣發展條件、發展優勢和制約因素,提出區域城鎮發展戰略、發展目標;
(2)區域城鎮化水平和途徑的預測;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分工和空間布局,區域內重點城鎮或中心城鎮的發展條件分析及與周圍城鎮的關聯,提出近期發展的重點和生產力布局的建議等;
(3)確定區域基礎設施,如交通、水資源、能源及社會服務設施等的發展目標與布局;
(4)提出實施規劃的有關技術、經濟政策和措施。
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工作,是在 *** 的直接領導和組織下進行的。開展這項工作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搞好各方面的協調,搞好綜合平衡,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促使區域整體功能的優化。 近期建設規劃是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步驟,是城市近期建設項目安排的依據。近期規劃期限一般為 5 年。近期建設規劃的主要內容如下:
強制性內容:
( 1 )確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
( 2)依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確定城市近期發展區域;對規劃年限內的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分布和實施時序等進行具體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導城市發展的規定;
( 3 )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指導性內容:
(1)根據城市建設近期重點,提出機場、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對外交通設施,城市主干道、軌道交通、大型停車場等城市交通設施,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垃圾處理廠以及相應的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的選址、規模和實施時序的意見;
(2)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文化、教育、體育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的選址和實施時序;
(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綠化、城市廣場等的治理和建設意見;
(4)提出近期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措施。近期建設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以及必要的圖紙和說明。 詳細規劃的任務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規劃管理要求,或直接對建設項目作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
在城市規劃區內,應根據舊區改建和新區開發的需要,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和綜合開發、土地有償使用的依據。
主要內容如下:
(1 )詳細確定規劃地區各類用地的界線和適用范圍,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的控制指標;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有條件可建的建筑類型,規定交通出人方位、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
(2)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斷面、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3)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
(4)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筑管理規定細則。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文件與圖紙:
(1)規劃文件包括土地使用與建設管理細則和附件,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歸入附件。
(2)主要圖紙包括:規劃范圍現狀圖、控制性規劃圖。
(3)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在當前開發建設地區,應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
主要內容如下:
(1)建設條件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2)建筑和綠地的空間布局、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
(3)道路系統規劃設計。
(4)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6)豎向規劃設計。
(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文件和圖紙:
(1)規劃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
(2)主要圖紙包括:規劃范圍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反映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圖。 建制鎮一般需編制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實行鎮管村體制的建制鎮,其總體規劃應包括鎮轄區范圍內的村鎮布局。
建制鎮總體規劃內容和文件圖紙,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參照設市城市的要求執行。圖紙一般應包括:總體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及近期建設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5 0 0 0,其中縣域城鎮布局圖和城鎮村鎮布局圖圖紙比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編制村莊規劃,首先要依據鎮總體規劃或鄉總體規劃,同時也要考慮村莊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村莊的各項建設作出具體安排。
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1)農業生產用地布局及為其配套服務的各項設施;
(2)村莊居住、公共設施等用地布局;
(3)道路、給水、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
(4)環境衛生設施的分布、規模;
(5)防災減災、防疫設施規劃;
(6)分期建設安排及近期建設規劃。
村域范圍的用地規劃圖紙比例應為1/1 0 0 0 0,村莊范圍的用地規劃和近期建設項目規劃的圖紙比例應為1/2 0 0 0或1/1 0 0 0。
城市建設用地規劃后評價 ***
一、城市規劃地質環境評估
城市規劃地質環境評估主要是指在城市規劃編制出來之后還沒有實施時或實施初期,針對城市現有規劃,對比城市地質環境的評價成果、圖件等,從符合環境地質規律的角度,指出城市現有規劃布局與城市目前地質環境的協調性、適宜性,為城市發展、規劃、建設和管理提出合理建議、措施或對策。這一觀念主要是針對在城市規劃編制過程中常常忽視了地質環境要素,或由于規劃專家不熟悉地質資料的現象提出的。
城市規劃地質環境評估可分為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定量評估主要是指通過量化地質環境指標的綜合分析對規劃進行評估;定性評估是通過對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或由于地質環境條件不適宜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分析來對城市規劃進行評估。本書中的城市規劃地質環境評估主要指前者。
單從城市規劃與地質環境的適宜性考慮,基于地質環境的城市規劃評估是通過對地質環境要素和因子的綜合分析,進行基于城市建設不同功能目的的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將評價結果與城市規劃進行疊加比較,從而對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并系統分析城市用地規劃中的功能布設與地質環境條件不相適宜的地方,分析指出不合理之處可能面臨的地質環境風險,并給出不同功能區的規劃調整建議。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以各功能用地評價結果為母板,按照取優原則,給出基于地質環境評價的城市不同功能區優化布局建議,并繪制優化布局建議圖。
二、規劃地質環境評估區劃
《中國地質調查局標準》對于地質環境質量等級分區做出了統一規定,即分為地質環境質量好、較好、較差、差四級。但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通過對地質環境條件的分析,結合不同功能用地對地質環境條件的要求,在用于對城市規劃進行地質評估過程中,通常將城市地質環境質量分為以下五級。
Ⅰ類為好,是指地質環境條件優越,能夠很好地滿足該功能區的地質環境質量要求、適合該功能區的建設。
Ⅱ類為較好,是指地質環境條件基本滿足建設該功能區的地質環境質量要求,簡單改善后可建設。
Ⅲ類為中等,是指地質環境條件一般,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整治后才可進行建設。
Ⅳ類為較差,是指地質環境條件較差,不滿足建設該功能用地的地質環境質量要求,或工程整治費用偏高,不適宜該功能區的建設。
Ⅴ類為差,是指地質環境條件差,不滿足該功能用地的地質環境質量要求,整治費用過高或無法保障地質安全穩定性,極不適宜該功能區的建設。
地質環境質量的等級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評價區地質環境的復雜程度、制圖效果等進行綜合考慮。城市用地評價的結果主要以圖件形式給出,即對評價結果進行后處理并制圖輸出,圖件編制應在GIS支持下進行。
在整個城市規劃地質評估過程中,應解決的關鍵問題是:
1)如何將不同功能用地的地質環境評價結果與土地利用現狀、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綜合比較、分析整合。
2)將城市某種功能用地的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分區圖與城市總體規劃圖進行比較,重點指出規劃中該功能用地布局不合理的區域,深入分析規劃區域內制約該功能用地建設的地質環境因素。某些制約因素對于城市規劃具有硬約束作用,例如,活動斷裂的分布、成災風險性很大的滑坡體等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城市不同功能用地的規劃布局應盡量避開這些區域;而還有一些制約因素對于城市規劃只有軟約束作用,例如,根據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可劃分為程度不同的污染區,污染程度輕、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可規劃為旅游綠化區和農作物種植區,污染嚴重區則可規劃為工業建設區或廢物堆放區等。
3)通過分析制約因素的影響程度,可對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基于地質環境角度的修改意見和建議,針對具有硬約束作用的地質環境因素,主要是地質災害的發育,可以通過對地質災害形成與發生機制、影響規模的分析,制定相應得城市防災規劃,其核心內容是在搞清城市災害性質及背景的基礎上,對城市環境治理及城市土地利用進行科學的控制;對于具有軟約束作用的地質環境因素,可采取一定的整治措施改善地質環境,使其適宜某種功能用地的建設,或是規劃為適宜該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功能用地。
城市經濟學與城鄉規劃的關系
城市經濟學用經濟分析 *** ,分析、描述和預測城市現象與城市問題。其研究重點為探討城市重要經濟活動的狀況,彼此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城市與其它地1區和國家的經濟關系等。城鄉規劃,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城鄉的經濟和社會發展、2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經濟學對城市規劃的貢獻包括:對城市增長和規模的預測,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經濟資源和消費需求;對具體城市問題的分析和規劃調控的對策建議等,最常見的還在3于運用投資估算技術評估各類規劃方案以幫助 *** 和投資者決策??梢哉f城市經濟學與城鄉規劃有著必不可少的關系。
關鍵詞:城市經濟學 城鄉規劃 中心城市問題 城鎮體系 人口經濟 城市土地經濟 城市住宅經濟 城市環境經濟
正文:
一、城市經濟與城市化進程的關系
城市化是人類歷史長河中一個必然的過程,所謂城市化便是伴隨經濟增長城市數量增多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過程。首先,城市化是工業化推動的結果,即工業和商業發展形成聚集經濟、進而產生對農村勞動力的持續不斷的需求;其次,城市預期收入遠比農村要高,生活條件和個人發展條件比農村優越,因而吸引農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再次,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將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排擠出了農業生產領域,于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就不得不去非農業領域特別是城市尋找就業機會。
二、 城市經濟與中心城市問題的關系
城市中心是城市中供市民集中進行公共活動的地方,可以是一個廣場、一條街道或一片地區,又稱為城市公共中心。城市中心往往集中體現城市的特性和風格面貌。其城市經濟的發展勢必影響到城市中心的總體特征,而其特征決定了我國城市中心存在很多問題。
1.城市中心功能過于集中,惡性膨脹:商家為了眼前利益,盲目擴大建設,使城市中心作為整體失去了平衡,各自為政的功能受到破壞,城市中心區建筑雜亂無章,擁擠不堪,巨大的建筑尺度,大片陰影使城市中心區失去了應有的和諧和秩序。
2.城市中心的交通組織問題:作為城市“心臟”的中心區,由于負擔過重,必然會出現“梗塞”問題。
3.城市中心區環境質量下降:由于城市中心建筑密度高,一方面空地和綠化少,污染物不易擴散,另一方面在新老建筑交界地帶,“顧此失彼”,致使城市中心的建筑組群從色彩、質感、風格、體量等失去了和諧統一的關系。
城鄉規劃這個行業就業前景如何?
較為樂觀,具體如下:
一個城市能否規劃得當,關系著城市的發展與穩定布局??粗芏喑鞘谐霈F“千城一面”的悲劇,這就凸顯城鄉規劃的編制與評析了城鄉規劃的重要性。
單從就業率上來看,可以說找工作是一年比一年簡單了。師兄師姐們在畢業后找的工作以設計為主,畢竟“規劃”離不開“設計”。設計規劃的工作主要是在規劃設計院、設計公司、房地產行業或規劃局。
與專業稍偏一些的工作則是在建筑、土木行業。剛入職的薪酬雖然不高,但工資漲幅還是蠻大的,積累經驗、升職加薪后年薪達到20W+的大有人在。
而那些抱怨工作不好找的人,或許是只盯著那些起薪高的、地點又在大城市的工作。放開眼界,小城市或起薪低未必沒有好前途。
另外說一下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對口方向一:規劃編制部門
規劃設計院是很多師兄師姐選擇工作的主要方向。不管名字是規劃設計院,還是規劃設計研究院,這類單位都是屬于編制部門。
主要職責是編制經法定程序批準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規劃成果,因此主要角色是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規劃設計院不僅要實施國家和 *** 的政策,而且成果將通過程序轉化為 *** 的政策或作為 *** 管理的依據。
作為規劃設計院的城市規劃師不是規劃的決策者,而是為規劃局提供咨詢和參謀。因此專業的技術要求是必須的,還要強調專業技術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才能使最終決策具有科學性。
對口方向二:私人機構
私人機構,主要是指類似于房地產開發、投資等企業。相比規劃設計院,城鄉規劃的編制與評析他們做的城市規劃工作更追求利潤。
在私人機構,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術與 *** 部門、規劃設計院或咨詢機構的城市規劃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擔當起公共和個人關系的橋梁。在兼顧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從自己企業的角度出發,更大程度的維護企業的利益。比如在新建住宅小區附近,既要發展商業、也要大面積綠化,建設公園、廣場等基礎設施。
評論已關閉!